2015年,福建運輸管理系統大力推進傳統交通運輸行業與先進科技手段的深度融合,以“數字運管、效率運管、法治運管”為抓手,多維度創新,全域突破,實現貨物“一單式”運輸、信息“一站式”服務、出行“一卡式”支付、行業“一體化”監管、審批“一窗式”辦理,在運輸服務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的現代化建設方面取得了卓著進展,打造了“互聯網 運輸服務”的福建范本。
>
貨物“一單式”運輸樹行業典范
在全國“互聯網 物流”模式探索中,福建省“三位一體”模式率先破局。“三位一體”即政府搭建省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平臺服務商建立交通物流交易平臺、物流企業自建信息管理系統。“政府牽線、企業搭臺、市場唱戲”,讓政府引導作用和市場主動性得以充分發揮。
2015年6月29日,福建省交通物流交易平臺正式上線,八閩大地從此邁入“互聯網 ”高效物流新時代。半年來,應用互聯網交易的物流經營業戶和貨運車輛分別增至6.8萬家、17.86萬輛,增長約301倍、6.76倍,占總經營業戶和總車輛數的44.8%、71.8%;應用互聯網交易平臺的物流企業平均配貨時間從72小時縮短為約7小時,貨物流轉率、車輛實載率分別平均提高25%,運輸、倉儲等物流總費用降低30%;單車實現節約油耗近3000余升……
當前,平臺吸引了貨車幫、天地匯等多家國內頂尖平臺服務商搶灘福建市場,競爭開放的物流服務市場格局正在全面形成;推動盛輝、盛豐等十余家省內傳統運輸、倉儲企業“觸網”轉型,快速激活信息應用潛能;促進福建物流交易網、余網等省內平臺升級重組、做優做強,顯著提升信息化效益;推出“運吧”、“車隊匯”、“園區通”、微信“微悟空”等30余種具有福建特色的互聯網交易服務產品,充分展現出創新驅動的活力。
此外,平臺還建立了“一企一檔、一車一檔”信用報告,通過獎優懲劣,引導社會資源向誠信企業集聚,帶動物流市場運行更加規范;平臺大數據中心已實現“一站全查詢、一網全覆蓋、一圖全展示”,促進物流行業科學規劃、高效決策、低碳發展。
>
信息“一站式”服務利便捷出行
2015年初,福建省運輸管理部門首創采用政企合作、省市共建方式,由政府協調提供公共數據資源,7家互聯網企業共同研發,利用政府公共數據授權統一開發“福建出行助手”應用系統。2015年10月,“福建出行助手”推出APP1.0基礎版,2016年春運期間升級為2.0完整版。
“福建出行助手”APP集成全省公交出行、客運出行、高速路況、城市路況、GIS信息等交通領域最權威、最全面、最便捷的互聯網出行信息,全面提升全省出行信息融合和應用水平。截至目前,該APP下載量已突破300萬次。
進入“福建出行助手”主界面,“公交出行”板塊相當于一塊手機上的實時公交電子站牌,用戶通過智能手機使用該軟件,就能查到公交車實時位置、到站時間等信息;“客運出行”提供福建省內所有車站始發至全國各地的客運班次信息,目前可查詢110個一、二級車站的客運班次信息,未來將與“福建省道路客運網上售票系統”鏈接,更加方便網上購票;“高速路況”以T形圖的形式,直觀展示高速公路沿線收費站、服務區、交通路況等信息;“城市路況”提供各城市的道路擁堵情況,為公眾提供出行參考。此外,APP還可查詢福建省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注冊登記的1960家維修企業、129家汽車租賃企業、120家旅游客運企業和526家駕校信息,提升了福建綜合交通運輸基本公共服務能力。
>
出行“一卡式”支付促互聯互通
2015年底,福建省率先在全國發行功能最齊全、發行量最大、服務最便利的交通支付卡“福路通”。“福路通”不同于區域化推進或地市為主、省級引導等模式,從省級層面推動,在全國可謂獨樹一幟。
2015年7月,福建省交通“一卡通”公司成立,負責統一建立平臺系統、統一制卡、統一管理、統一服務標準、統一品牌建設,直接參股或控股各地成立的子公司。對于資金與技術不足的地市,福建省交通一卡通公司加大支持力度,將經營權和收益權最大限度下放至地市子公司;地市子公司則負責二次開發、銷售和充值,并結合各地實際需要拓展特色服務項目等,形成“一張卡”和“一個法人主體”營運模式。
“福路通”一經發行即與全國29個城市互聯互通。持卡用戶可在高速公路、公交、出租汽車、客運、地鐵、城際軌道、輪渡、公共自行車、物流園繳費,還可在相關店家購物和用餐消費,讓公眾真正體會到“一卡在手、出行無憂”。預計至2018年底,“福路通”發行量將突破2000萬張,服務領域向生活便民、智慧旅游、平安城市、農村電商等拓展,增進城鄉居民的“獲得感”及對交通發展的“收獲感”。
>
行業“一體化”監管率全國之先
在行業監管方式變革中,福建省交通運輸部門利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技術,開展行業管理標準化和公眾參與運輸服務滿意度評價,帶動行業從零散型監管向一體化監管轉變,從粗放化監管向精細化監管轉變,增強行業治理能力。2016年3月,交通運輸部、公安部、國家安監總局聯合發文,要求在全國推廣福建經驗,推進道路運輸安全監管標準化。
在系統內部,以運政系統為核心,整合包車系統、學時系統等各類系統,形成閉環管理,推動省、市、縣三級運管機構利用一套系統開展行業管理工作;在系統外部,逐步實現運政系統與聯網聯控系統、綜合執法系統等互聯互通,與公安、工商部門等外部系統的信息共享、結果互用。同時,探索建立涵蓋道路運輸全領域的信用考核評價體系,形成省、市、縣三級聯網應用的誠信信息系統。
應用互聯網開展駕駛員安全和應急處置知識教育,并將遠程繼續教育平臺和福建省運政系統數據共享、互聯互通。
全面構建以地方為主、聯網運行的12328電話系統,實現交通運輸服務監督“一號通”。全省客運車輛張貼“身份證”,公眾通過福建省運輸管理局官方微信公眾號“運管微生活”,掃描車輛二維碼,即可獲悉所屬企業名稱、經營范圍、線路情況等,監督投訴車輛違規行為,評價乘車服務。
>
審批“一窗式”辦理促提質增效
福建省運輸管理機構以簡化辦理程序、方便市場主體、減輕社會負擔為出發點,積極探索網上受理、網上審查、網上許可等,進一步提高行政審批效能,實行“一個窗口辦理,一條龍服務”的行政審批新模式。下放事項辦理時限壓縮至法定60%以內,平均服務效率提升47.6%;辦結運管政務服務事項8600件次,平均服務效率提升47.6%,群眾現場評價滿意率達99%。
運管系統下放、取消行政職權4類24項,省級行政審批事項100%下放到市級運管機構,范圍最廣、力度全國最大。編制《福建省道路運輸行業管理工作規范》,縮減環節和銜接過渡時間,環節最少。優化再造全省113項運管行政審批流程,制訂省市縣三級行政權力流程圖,涉及多部門審核審批事項,改串聯審批為并聯審批,流程最優。下放的省級客運許可事項辦理時限壓縮至法定時限的60%以內,廈門市部分項目辦理時限縮短至40%以內,時限最短。編制并公開省市縣三級運管行政權力、行政責任、負面準入、公共服務等“4張清單”,由事前審批更多地轉為事中事后監管,服務最好。
2016年,福建省將大力推進“12345”工程:圍繞“1個核心”,大力推進行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建設公眾便捷出行服務體系、現代交通物流服務體系等“2個體系”,以“3個運管”為重要抓手,全面提升道路運輸設施水平、治理水平、服務水平、安全水平等“4個水平”,積極構建出行“一卡式”支付、信息“一站式”服務、貨物“一單式”運輸、市場“一體化”監管、審批“一窗式”辦理等“5個一”管理服務格局,打造面貌全新的道路運輸服務升級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