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网/欧美在线资源/a级片一区二区/日韩欧美国产不卡 - 成人日韩在线视频

歡迎回來!登錄免費注冊

主動融入互聯網 運輸服務煥新春

2016-07-18   來源:中國道路運輸  打印 字號:T|T

——西安運輸發展訪談

  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道路運輸發展迎來了新形勢、新機遇、新挑戰。把“互聯網 ”作為第一要務,是陜西省西安市交通運輸管理處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最直接體現。在剛剛從處長崗位調任黨委書記的馬旭眼里,傳統道路運輸行業更應該主動融入互聯網,去“ ”互聯網,而不是以互聯網作為主體。馬旭說:“要主動變革傳統的體制和方式,通過信息化建設等手段,在創建公交都市、發展道路旅客運輸和貨物運輸等方面,利用互聯網改善交通運輸服務,讓傳統的道路運輸行業舊貌換新顏。”
  >
  公交都市 互聯網
  西安市是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工程首批試點城市之一,通過公共交通信息化建設,加快實施“互聯網 城市公交”,落實公交優先戰略,推動了城市公交行業管理規范化、運行監管自動化、決策支持科學化、指揮調度合理化、信息服務一體化,提高了城市公交運輸服務與管理水平。
  為改善群眾出行,西安市建設了公交出行信息服務系統,該系統依托城市公共交通數據資源中心,建設了公交出行信息服務網站、手機APP、微信公眾平臺、呼叫服務中心等。“現在乘客可以通過網站、手機來查詢公交出行信息,方便市民出行。”西安市運管處辦公室主任張曉麗介紹說。公交出行服務網站提供公交企業查詢、站點查詢、公交線路查詢、公交換乘查詢、公交到站查詢、路況信息查詢等查詢類服務。呼叫服務中心移交“96716”交通熱線,為公眾提供公交出行信息查詢等服務,滿足市民的公交出行需求。
  西安市運管處在做好公交出行信息化服務的同時,多措并舉,進一步增強公共交通的競爭力與吸引力。首先,不斷優化公交線網布局。研究制定了《2015年西安市公交線網優化調整方案》,新開、調整公交線路30條。結合地鐵3號線的開通運營和公交場站建設情況,及時做好公交線網的優化調整,加強與地鐵的接駁連通,方便公眾出行,今年計劃新開、調整公交線路15條。大力推進公交基礎設施建設,新增岳家寨、西北婦女兒童醫院等8個公交樞紐場站,新增場內公交停車位603標臺。其次,進一步優化調整公交站點布局,遷移站點30處,調整站點35處,增設站臺6處。建立健全公交行業管理機制,起草上報了《公交線網動態優化調整管理規定》、《市區兩級共建公交實施意見》。結合實際應用,修改完善企業、線路、站點、車輛、人員管理等基礎信息,實現與市公交總公司智能調度等信息資源共享,提升行業管理水平。配合落實“緩堵保暢”工作,督促客貨運站場外遷三環,做好車輛和經營業戶分流工作,加快實施物流配送工作。
  >
  小件快運 互聯網
  在高鐵迅猛發展的今天,道路客運業受到了很大的沖擊。小件快運業務作為客運站的一個新的業務增長點,為客運站帶來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具有較大的提升空間。西安市在現有客運站提供小件貨物運輸的基礎,搭建小件快運網絡平臺,通過O2O(線上線下服務),積極發展“互聯網 小件快運”。西安市小件快運業務平臺將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的客運企業聯合起來,改變原有“站到站”的經營模式,推行“門到站”、“站到門”的小件快運服務,實現上門取件和解決送件的“最后一公里”問題,實現小件快運網絡化發展,是行業服務模式的“二次創業”。
  從2010年聯網售票系統實施開始,市區內幾家一級客運站也同時開始小件快運業務的信息化,目前,這幾家客運站已經搭建起功能完善、流程合理、適合各站實際業務流程的信息化系統,實現了發貨業務、到貨業務的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小件快運 互聯網的主要運作模式是:行包收費實行中心管控,中心財務控制運價,確保運輸和托運人利益;貨物配載與運行班次自動匹配,指定班車,分派下發指令裝卸完成;貨物配載完成后,由系統自動生成短信內容告之托運人相關信息;到達貨物實行二維碼管理,自動匹配有效庫區,便于識別和查找;貨物入庫后,自動生成到達信息,在服務大廳顯示屏公示,并將相關內容自動發送提貨人。
  近幾年,西安市的道路貨運呈現多元化的發展趨勢,但是貨運市場和貨運體系還不完善,運輸體系不夠健全。在全市1萬余家物流業單位中,注冊資金不足100萬元的占95%以上,企業普遍規模較小、實力較弱,綜合服務能力不強,制約了用戶對高效能、專業化、網絡化物流服務的需求。為此,運管處堅持管理服務化,立足現有優勢和基礎,結合實際,在大力培育物流龍頭企業的同時,引導企業轉變物流經營理念,借力移動互聯網,引入高科技手段,引進或搭建移動貨運平臺即“道路貨運 互聯網”,促進貨源、車源等信息共享,實現車貨匹配,使物流速度加快、準確率提高、庫存減少、成本降低,以此延伸和放大傳統物流的功能,從而使企業取得長足發展。隨著物流業務的深入和專一化發展,物流企業之間、物流企業與第三方物流企業之間通過聯盟的方式建立合作伙伴關系,物流企業聯盟成為物流企業合作的新方向。
  >
  旅游集散 互聯網
  2013年,古都西安海內外游客接待量首次突破1億人次,近兩年游客數量保持在1.2億左右,旺盛的旅游業成為西安市的支柱性產業。旅游與交通的組合是影響旅游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貫穿旅游消費的始終。西安市運管處緊緊抓住旅游市場發展道路客運,采取“以運輸促旅游,以旅游帶經濟”方式,引導建立了全市第一家依托客運站的旅游集散中心——西安城南旅游集散中心。陜西城際交通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城南客運站站長張寶軍說:“城南旅游集散中心是散客的集散中心,有正規的旅行社和合法的旅游車輛,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游客安全。”
  2015年4月開始試運行以來,從集散中心出發的旅游線路增加到了40余條,僅2015年中秋節兩天發送旅游客車近100輛,運送旅客近5000人,極大方便了周末及節假日市民近郊旅游,帶動了區域經濟發展。西安城南旅游集散中心總經理方華說:“集散中心具有合法旅游資質的高端旅游車輛,實行公車公營模式,依托客運站實行安全例檢,確保車輛符合安全運行標準,同時,游客在上車前全部進行‘三品檢查’,確保沒有危險品,從根本上避免了旅游客運的安全隱患。”
  集散中心充分利用互聯網等科技手段,開拓創新服務。通過當地網站或自建網站的方式向社會發布旅游產品信息,游客可通過手機APP、微信公眾號隨時關注到旅游信息,還可通過支付寶、微信支付等方式完成便捷快速的支付業務。
  西安市運管處將積極推廣城南客運旅游集散中心的做法,以客運站為依托,今年擬建成城西、城北、紡織城客運站旅游集散中心,探索資源共享發展之路。目前,正在建立一個集包車業務、旅游業務于一體,能夠實現在線實時交易的官方旅游包車服務公共信息平臺。平臺以介紹旅游運輸公司、旅游車輛信息、租車指南為基礎,以租車預訂為核心功能,以快捷、安全、便利為附加值。平臺利用互聯網技術建立各方的信息交換共享橋梁,一方面能為廣大的旅客提供優質放心的旅游產品及旅游服務,另一方面可借助新技術手段解決在旅游客運各個業務環節存在的各種問題,建立用戶評價和投訴的體制,強化服務監管,建立起西安旅游運輸市場的信用體系。該平臺是推動“客運旅游產業 互聯網”的一次實踐。

責任編輯:畢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