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培養安全文明駕駛員是駕培工作的核心目標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隨著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交通運輸安全生產面臨的形勢更為復雜。為確保經濟社會穩定和人民群眾安居樂業,交通運輸工作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發展”的理念,把安全生產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不斷加強行業安全監管。近年來,我國的汽車產銷量和保有量快速增長,2012年底民用汽車保有量增長到1.21億輛,我國千人汽車擁有量已超過89輛,其中私家車保有量達9309萬輛,快速進入了汽車社會,人民群眾出行需求迅猛增長的同時,駕駛文明不適應現代汽車社會需求的問題正在凸顯,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特別是隨著經濟條件的改善和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機動車駕駛已從單純的職業技能,更多地體現出生活技能的內涵,日益成為廣大人民群眾的一項基本生活需求,駕駛培訓的對象和需求也呈現出多層次和個性化的特點。“小康社會必須安全發展”、“汽車社會呼喚行車文明”,這些都對駕駛員素質和駕駛員培訓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
與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需求提升對駕駛員培訓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相比,當前我國駕駛員培訓管理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為“四重四輕”:一是在培訓內容上重駕駛技能、輕文明素質。駕駛培訓與考試內容僅注重駕駛技能的培養和考核,突出技術性,“重操作技能、輕細節把關,重交規學習、輕文明教育”的現象較為普遍,特別是對文明素質和營運駕駛員職業操守培養關注不夠,缺乏針對性的科學手段;二是在行業發展上重能力增長、輕市場監管。行業發展缺乏統一科學的規劃引導,針對快速增長的培訓需求,部分地區駕駛培訓機構存在非理性擴張和無序發展現象,市場主體良莠不齊、誠信不足,具有引領示范效應的骨干品牌企業數量較少;三是在培訓手段上重傳統手段、輕現代手段。“一車多人”、“師傅帶徒弟”等傳統教學培訓方式較為普遍,電子模擬路考、網絡教學、遠程培訓、計算機計時培訓管理系統等新興科技手段利用不足,行業信息化水平和管理效能有待進一步提高;四是對培訓人員重管理約束、輕跟蹤服務。對學員學習建立了嚴格的考勤制度,沒有針對不同群體、不同層次學員設計科學合理的學習計劃,導致節假日學員飽滿、約車困難而工作日相對較少。部分駕駛員培訓機構服務意識不足,培訓方案對所有學員“一刀切”,個性化培訓方案提供不足。部分培訓機構經營行為不規范,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等。上述問題,各地各部門要引起高度重視,切實采取有力措施予以推動解決。
駕駛員的安全文明素質是道路交通安全的第一道防線,直接關系到全社會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和文明程度。做好機動車駕駛員培訓與考試工作,培養安全文明的高素質駕駛員,是夯實道路交通安全基礎的重要保障,是提升人民群眾生活品質的重要方面,是加強道路交通節能減排的重要環節,也是推動道路運輸轉型升級發展的重要條件。安全文明的高素質駕駛員至少應具備六個方面的基本要求:一是要有牢固的安全意識。機動車是移動的危險,駕駛機動車是具有高風險的社會行為,駕駛員的安全意識是安全行駛的首要因素。駕駛員的安全意識培養必須貫穿駕駛員培訓的始終,要強化安全駕駛知識內容所占分量和考核力度,確保駕駛員熟練掌握惡劣氣象和復雜道路條件下的安全駕駛知識,能夠根據不同的道路狀況安全駕駛;二是要有良好的文明素養。強化文明、禮讓駕駛意識,培養優先通行權與安全禮讓的道德意識,形成尊重行人、敬畏生命、遵循公共道德的駕駛習慣,是提高道路通行效率的必然要求。要強化文明駕駛知識培訓和文明駕駛意識養成,使駕駛員通過人行橫道、學校區域、公共汽車站等人群聚集區,遇到衛生急救、消防救災等特種車輛時主動禮讓,在全社會積極營造文明有序的行車環境;三是要有嚴格的守法觀念。對法律法規的敬畏之心是維護社會公共秩序的基本要求。要嚴格遵守交通法律法規,強化駕駛員的規則意識,養成遵守交通規則的良好習慣。要熟練掌握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交通信號等相關知識,具備有效辨認、遵守各類道路交通信號和標志標線的基本能力;四是要有熟練的駕駛技能。要熟練掌握一般道路、夜間道路和特殊氣象條件下的駕駛要求,使安全駕駛標準變成良好的駕駛習慣,習慣的駕駛操作符合安全標準,形成無意識合理操縱車輛的能力。掌握熟練的駕駛技能,不僅可以有效規避和降低事故風險,同時也可以提高節能減排效果。根據部組織的“宇通杯”機動車駕駛員節能技能競賽活動成績,熟練駕駛員的油耗平均值與競賽用車的標準油耗相比,節油率超過30%,有的甚至達到40%;五是要有規范的駕駛行為。交通傷亡事故的背后,是交通違章。交通違章的背后,是不規范的駕駛行為。2011年天津濱保高速“10.7”特別重大道路交通事故、2012年青銀高速“10.7”重大道路交通事故,都是由于小轎車與大客車發生剮擦后引發的事故,其中有大客車駕駛員應急處置不當的原因,但小轎車違規強行超車、不規范駕駛也是導致事故發生的重要因素。一系列血的教訓告訴我們,汽車文明體現在每一個駕駛員的日常行車中,文明行車、規范駕駛,應當內化為每個駕駛員的自覺行為準則;六是要有基本的應急常識。要對車輛結構、主要安全裝置、操縱機構、車輛性能有基本的了解,掌握緊急情況下的應急處置、傷員自救、急救及常見危險品的識別等基本知識,掌握緊急情況和高速公路駕駛的緊急避險知識,有效應對各類突發事件,最大限度地減少發生道路交通事故時的二次傷害。
責任編輯:畢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