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网/欧美在线资源/a级片一区二区/日韩欧美国产不卡 - 成人日韩在线视频

歡迎回來!登錄免費注冊

交通史話--我國古代車輛發展簡述

2014-01-10   來源:中國道路運輸  打印 字號:T|T

 

  秦始皇統一中國后,實行了"車同軌",對車輛制造的技術和工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秦始皇五次大規模巡游,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馬車。秦代人對馬車似乎有著特殊深厚的感情,至今我們還可以從秦朝留下的兵馬俑中,看到當時的戰車、輦車等實物,看到與真人真物幾乎等高的人物與馬匹形象。從1974 年開始發掘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中,已出土武士俑800 多個,木質戰車18 輛,陶馬100 多匹,青銅兵器、車馬器共計9000 余件。如按兵馬排列形式復原,三個坑的武士俑可能有7000 個,駟馬戰車100 多輛,戰馬1000 多匹。兵馬俑龐大的陣容,形象地展現出秦軍的兵種編列和武器車輛等情況。 1980 年出土了兩輛大型彩繪銅車馬,其大小為真車真馬的1/2。一號車為立車,即立乘之前導車。長為2.25 米,高為1.52 米。單轅雙軛,套駕四馬,即兩驂兩服。車輿呈長方形,車上置一圓形銅傘,傘下立一御馬官俑,雙手執轡〔pèi 沛〕。輿內有銅方壺、弓、駑、鏃、盾等。四匹銅馬均飾金銀絡頭。鞍具上有編號文字29 處,共49 字,均小篆體。二號車為安車,即坐乘之轎形車。車身全長為3.28 米,高1.04 米。車廂分前后兩室,前室為駕駛室,內有一 〔jì計〕坐的御馬官俑,腰際佩劍,執轡前視。后室為乘主坐席。車廂上有橢圓形車蓋。車亦單轅雙輪,前駕四匹銅馬。這些珍貴文物,完全模擬實物制成,是前所未有的考古發現,反映了我國2000 多年前馬車制造的精湛技藝。
  到了漢朝,車子有了很大發展和變化,單轅車逐漸減少,雙轅車有了大發展,車的種類增多,且主要用于載人裝貨,而不是戰場了。漢朝最高級的馬車是皇帝乘坐的"輅〔lù路〕車"和"金根車"。據《續漢書·輿服志》描寫,金根車上有"鸞鳥立衡"、"羽蓋華蚤"。高級官吏乘"軒車",這是兩側有障蔽的車。一般官吏乘"  〔yáo 堯〕車"(古代一匹馬駕駛的輕便小車)。貴族婦女乘坐"輜車",車箱像一間小屋子似的。此外,還有許多供某一特定目的而制作的專用車輛類型。漢朝的大車的樣子和現在的大車相似,車體長,有的帶棚蓋。甘肅武威東漢墓出土了一件木制牛車的模型,車輿前有門窗,門窗上下有欄板。輿后欄有門兩扇,可以開閉。東漢和三國時期出現了獨輪車,這是一種既經濟又實用的交通運輸工具,在交通史上是一項重要的發明。根據歷史記載,諸葛亮北伐時,蒲元創造"木牛"為軍隊運送糧草。許多學者認為當時的"木牛",就是一種特殊的獨輪車。
  特別應該強調的是,漢朝杰出的科學家張衡發明了舉世聞名的記里鼓車,三國時期的馬鈞發明了指示方向的指南車。張衡的科技貢獻是多方面的,他發明的"記里鼓車"是一種利用減速齒輪系統帶動車上小木人而報告車行里程的機械。每當車行一里或10 里時,小木人就會自動擊鼓一下,由擊鼓的次數就可以了解已行走了多少路程。馬鈞是一位卓越的機械發明家,他制造的指南車,是我國古代的一項重大發明。傳說在上古時期有兩個部落,一個姓姜,首領是炎帝;一個姓姬,首領是黃帝。另又有一個九黎部落,首領叫蚩尤,常侵襲姜姓和姬姓部落。后者聯合起來抵御蚩尤,因有黃帝造的指南車指示方向,終于大敗九黎部落,生擒了蚩尤。還有一個傳說,說西周時,居住在東南亞的越裳氏派使者晉見周成王,歸國時周公為了使使者不致迷路,便造了一輛指南車送給他們。但這些畢竟是傳說,指南車什么時候由什么人最先發明,現還無法確切了解。一次馬鈞聽到有人議論指南車只是神話的虛構,根本就不存在,他很不以為然。馬鈞認為古時曾有過指南車,只是現在失傳了,只要肯下功夫研究,把指南車重新造出來并不難。于是他不怕譏笑,排除困難,經過長期摸索,終于研制成新的指南車。這種車是一種由車子和一個小木人構成的指示方向的機械,車中裝有可自動離合的齒輪傳動裝置,并與木人相連,木人有一只手指向前方。不管車輛朝什么方向行走,在自動離合齒輪裝置的作用下,木人的手都指向南方。它與記里鼓車都是我國古代車輛機械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
  唐宋以后,車輛的制造技術也有所進步。南北朝時出現了12 頭牛拉的大型車輛。當時還出現了磨車。磨車上裝有石磨,車行磨動,行10 里磨10 斛。至于三輪車,在唐末五代時就已出現,但沒有得到推廣。到了宋朝,官僚們坐轎子的風氣漸漸興盛起來。這時高級車輛的制作和改進得不到重視,制車技術的重點也逐漸由乘人的車轉到載貨的車。宋朝的大車叫"太平車",用五至七頭牛拖拉。這時的獨輪車前后兩人把駕,旁邊兩人扶拐,前用驢拉,叫作"串車"。明朝將前用驢拉、后以人推的獨輪車叫"雙繾獨輪車"。明清時期除了陸續出現許多新型車輛和異型車輛外,還出現了帆車,即在車上加帆,利用風力助車行進。到清朝時又出現了鐵甲車和轎車。鐵甲車有四輪,輪的直徑約一尺,車廂包以鐵葉,以保安全。轎車是馬車與轎子結合的產物,外形如轎,用馬和騾拉挽。徐揚的《乾隆南巡圖》中就畫有這類轎車。

責任編輯:畢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