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愛同行的高平運管人
2014-02-06 來源:中國道路運輸
打印 字號:
T|
T
走進山西省高平市運管局,井然有序的大院充滿現代氣息,一塊電子顯示大屏幕給院子鋪滿了暖暖的紅色。不經意間,翻開宋志斌副局長遞過來的小冊子《我們,與愛同行》,忽然領悟到這暖暖的紅原來是被這愛所浸染,讓人倍感溫馨。這愛從何而來,又到何處去,那就要從高平運管文化的建設之路說起。
近年來,運管局全體干部職工團結協作、銳意創新,從理順管理體制、提高隊伍素質、加強科技信息化建設等方面著手,推進運管文化建設,增強運管文化的影響力和感召力,打造高平運管文化品牌,培樹道路運輸行業良好社會形象,逐步建立了以行業核心價值觀、行業使命、共同愿景、行業精神和職業道德為基本內容的“113358”文化體系,并將其有效地融入到建設、管理、服務等工作的各個領域。運管所文化顧問趙一象說:“來到高平運管所之后,徹底改變了我對運管工作的認知和態度,沒想到這里比文化單位還要注重文化建設。”
連續15年的省級光榮集體稱號和多年來獲得的種種榮譽,充分印證高平運管所文化軟實力建設所取得的成果。榮譽背后,是一支肩負使命、嚴格執法、文明服務、為當地道路運輸保駕護航的運管隊伍,是一群與愛同行的運管人。
>
愛在心中:精神文化建設
稅費改革后,運管所從單一的收費模式中解放出來,也有了一定的經費保障。“以前是找飯吃,現在有飯吃了,但我們不能等飯吃。”宋志斌副局長幽默地說。在他看來,運管人的使命是做運輸,不是查運輸。在高平四通八達的公路網,通班車、運達八方就是使命,也是職責的濃縮。要從舊思想框框中解脫出來,就要有新的核心價值觀,“我們以仁愛為主題,對應到每個業務科室,比如客運,就是微笑服務。通過自身的愛心服務,帶動整個行業的微笑服務。”宋志斌說。
高平運管所“113358”運管文化體系,就萌生于全體職工的仁愛之心。第一個“1”,就是堅守“一種使命”。即:運達八方,情系萬家。四通八達的公路網,就是道路運輸行業的主戰場。安全暢行,運達八方是勇于承擔的時代責任;服務民生,情系萬家是勇于承擔的社會責任。第二個“1”,就是追求“一個愿景”。即:人便于行,貨暢其流。憧憬未來,四通八達的公路網,匯聚著人流、車流、物流和經濟流、文化流,好一派“路網縱橫暢行天下,道路運輸興旺發達”的繁榮景象。
第一個“3”,就是弘揚“三種精神”。即:勇于擔當,善于創新,樂于奉獻。一是弘揚勇于擔當的精神,民生為重,民生為本,負重致遠,真正樹立起有作為、負責任的行業形象。二是弘揚善于創新的精神,堅持制度創新、體制創新和機制創新,建設創新型行業。三是弘揚樂于奉獻的精神,倡導我為人人、以苦為榮、默默奉獻的良好風尚,建設和諧行業。第二個“3”,就是堅持“三個理念”。即:以人為本,知行合一,博施于民。一是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讓廣大干部職工共建共享和諧、文明、幸福的文化成果。二是堅持知行合一的理念,倡導思想與行動、品德與行為并行合一,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三是堅持博施于民的理念,責為民所當,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讓道路運輸發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以“文”化人,以“德”化人。運管所把儒學經典納入到行為文化建設上來,堅持把“善、德、勤、學、信”作為每個運管人的道德操守和行為準則,努力提高干部職工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在“113358”的文化理念中,所謂“5”,就是踐行五項操守。即:向善,崇德,篤勤,尚學,守信。
倡導心志向善,踐行“愛人愛己,與人為善”的心志自覺,建設“和諧有愛型機關”。倡導崇德端行,踐行“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的道德自覺,建設“道德示范型機關”。倡導篤勤務實,踐行“愛崗敬業,勤政盡責”的行為自覺,建設“陽光高效型機關”。倡導崇文尚學,踐行“進學致知,求知創新”的文化自覺,建設“文化創新型機關”。倡導誠實守信,踐行“真誠待人,取信于民”的誠信自覺,建設“誠信服務型機關”。
服務,是運管工作永恒不變的主題。所謂“8”,就是創新“八個服務”。即:精心打造客運窗口的“微笑服務”、道路貨運的“平安服務”、維駕物流的“誠實服務”、源頭治超和運政稽查的“延伸服務”、政務大廳窗口的“陽光服務”、數字信息和熱線服務平臺的“快捷服務”、隊伍形象建設的“文化服務”、社會公益和共建共享的“愛心服務”等八個服務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