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管理取得新成效。各地積極探索城市公交特許經營制度和服務質量招投標制度,加快推進經營主體結構調整,城市公交運營管理制度化、規范化程度顯著提高。
回顧近年來我國城市公交發展實踐,有五條基本經驗:第一,必須堅持公交優先。第二,必須堅持政府主導。第三,必須堅持改革創新。第四,必須堅持因地制宜。第五,必須堅持可持續發展。
二、準確把握城市公共交通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
城市公交優先發展,公共是基礎,發展是前提,優先是保障。推動城市公交優先發展,要把握好“一個屬性”,發揮好“三個作用”。
要突出城市公交的公益屬性。城市公共交通是解決人民群眾基本出行需求的交通保障系統,具有覆蓋范圍廣、受益群體多、前期投入大等特點,相比于特殊出行需求,城市公共交通具有重要的基礎支撐和兜底作用,是典型的社會公益事業。城市公交的公益屬性定位,是確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首要位置,樹立城市公交優先發展理念的基本前提。要按照方便群眾、綜合銜接、綠色發展、因地制宜的原則,積極構建安全可靠、經濟高效、便捷舒適的城市公交服務體系,把城市公共交通服務作為公共產品向全民均等提供,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生活品質。
要充分發揮城市公交在城市規劃布局中的引領作用。根據發達國家經驗,解決城鎮化過程中人口快速集聚帶來的土地資源緊張和城市管理難題,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關鍵在于科學處理城市公共交通規劃與城市整體規劃布局的關系。借鑒國際先進經驗,總結國內先行試點實踐,在當前我國城鎮化進程快速推進過程中,中心城市特別是后發展城市必須通過科學規劃和系統建設,推動建立以公共交通引領城市發展的新模式,改變城市公共交通被動適應城市擴張的局面,破解城市發展難題,轉變城市發展方式,實現公共交通與城市發展的良性互動、協調發展。
要充分發揮城市人民政府在公交優先發展中的主導作用。這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了城市人民政府是城市公交優先發展的責任主體,會議通過的優先發展城市公交的八項重點工作中,強化規劃調控、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加大財政性資金投入、拓寬融資渠道、保障路權優先、強化安全監管等,都需要在城市人民政府主導下,各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形成工作合力,才能加快推進。在公交優先發展戰略推進實施中,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積極配合城市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加強組織協調,合理配置資源,優化線網結構,增強供給能力,著力提升服務品質,更好地服務人民群眾出行需求。
責任編輯:畢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