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汽車行業改革征求意見稿發布會
2015-10-12 來源:交通運輸部
打印 字號:
T|
T
三、深化改革的目標、原則和思路
深化出租汽車行業改革的目標是: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互聯網 ”行動計劃為契機,堅持問題導向,樹立法治思維,以人為本,改革創新,統籌兼顧,分類管理,循序漸進,通過“增量帶動存量改革、細分市場提升運輸服務”,滿足人民群眾個性化出行需求,確保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
深化出租汽車行業改革的原則是:
一是問題導向,深化改革。對出租汽車行業長期積累的歷史矛盾和互聯網新業態帶來的新問題,運用改革思維和創新思路,堅持轉型發展,堅持趨利避害,做好頂層設計。
二是以人為本,統籌協調。統籌協調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和滿足公眾個性化出行需求,統籌兼顧乘客、駕駛員、出租汽車企業和互聯網平臺等各方利益。
三是鼓勵創新,依法規范。促進互聯網與出租汽車融合發展。多部門聯合制定規章,完善市場準入退出條件,加強事中事后監管。
四是統分結合,循序漸進。落實城市人民政府主體責任,將中央頂層設計與地方實際緊密結合,給地方充分的自主權和政策空間,不搞“一刀切”,發揮各方面優勢和積極性,循序漸進推進改革。
深化出租汽車行業改革的思路是:將新業態納入出租汽車管理范疇,構建包括巡游出租汽車和預約出租汽車新老業態共存的多樣化服務體系。在《國務院對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設定行政許可的決定》(國務院令2004年第412號)的法律框架下,對新老業態實行分類管理,逐步融合發展。首先,改革傳統出租汽車行業體制機制的弊端,解決政府與企業、企業與駕駛員、運力供給與需求之間的突出矛盾和問題。積極推動互聯網技術的應用,通過“出租汽車 互聯網”,實現傳統出租汽車轉型升級。其次,規范新型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發展。對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的經營者、車輛和駕駛員依法實施許可管理,市場運力規模調整主要通過設置不同的車輛準入條件實現,充分發揮平臺用信息化手段對駕駛員服務評價的優點,通過“互聯網 出租汽車”,為乘客提供差異化服務,與傳統巡游出租汽車錯位經營。第三,充分考慮行業復雜情況,充分兼顧各方利益訴求。對新老兩種業態,既要肯定多樣化、差異性,因勢利導、分類指導;又要推動融合發展,避免對立和沖撞,構建起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補充,相得益彰的和諧穩定的新型市場體系。避免操之過急的“休克式”改革,切實維護行業穩定健康發展。
四、《指導意見》的主要內容
《指導意見》共六個部分20條,主要內容包括:
一是科學定位,適度發展,動態調整運力規模。《指導意見》提出:出租汽車是城市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組成部分,是城市公共交通的補充,為社會公眾提供個性化運輸服務。由于出租汽車社會出行成本的不經濟性、對城市道路或停車等資源的過多占用等原因,決定了必須優先發展公共交通,適度發展出租汽車。在對出租汽車運營實行許可管理時,要區分大中小城市,結合公共交通完善程度,科學確定出租汽車運力規模及在城市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的分擔比例,并綜合考慮人口數量、經濟發展水平、出租汽車里程利用率、城市交通擁堵狀況等因素,建立動態監測調整機制,及時調整運力規模。具體到某一個城市,運力規??偭考捌渚唧w配置方式,由城市人民政府根據實際情況自主確定。
二是構建多樣化服務體系,滿足社會不同層次需求。本著以人為本、鼓勵創新、規范發展、循序漸進的原則,統籌發展巡游出租汽車和預約出租汽車。對巡游出租汽車和網絡預約出租汽車實行分類管理,提供差異化服務。對巡游出租汽車實行數量調控,可在道路上巡游攬客,在站點候客,也可通過電信、互聯網等方式提供運營服務;對網絡預約出租汽車實行準入管理,不得在道路上巡游攬客,只能通過移動互聯網平臺、使用符合規定的車輛開展預約運營服務。
三是深化巡游出租汽車經營權管理改革。首先,規定實行經營權期限制和無償使用。新增出租汽車經營權全部實行無償使用,并不得變更經營主體。已實行經營權有償使用的,要逐步取消有償使用費,減輕行業負擔。同時,對歷史遺留問題審慎處理,現有未明確具體經營期限的,要合理確定期限,實現平穩過渡。其次,完善經營權的準入退出機制,建立完善以服務質量信譽為導向的出租汽車經營權配置和管理制度。第三,規范經營權的使用管理。不得炒賣和擅自轉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