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關于印發《城市公共交通規劃編制指南》的通知(交運發〔2014〕236號)
2014-12-09 來源:運輸司
打印 字號:
T|
T
3.城市公共交通主要發展指標確定。
根據城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城市綜合交通運輸規劃有關結論,在城市公共交通客流預測的基礎上,研究確定城市公共交通主要發展指標,主要包括運營服務指標、線網指標、場站指標、運力指標等。
4.城市公共交通預測主要結論。
根據城市公共交通發展需求分析和客流預測結果,兼顧適度超前和目標可達性,總結梳理城市公共交通發展需求特征。
(五)城市公共交通線網規劃。
根據城市公共交通客流預測、土地利用和道路條件等因素,辨識城市公共交通主要客流走廊,形成城市公共交通線網總體框架;根據客流方式劃分和客流分布,確定不同層次線網的公共交通方式;根據線網屬性、服務指標以及與其他交通方式的銜接要求,對城市公共交通線網進行分層規劃與結構優化,形成城市公共交通線網規劃方案。
1.城市公共交通客流走廊辨識和線網總體設計。
根據城市居民出行調查、城市公共交通發展需求預測和城市道路條件,辨識城市公共交通客流走廊,并對客流走廊進行層次結構劃分,明確服務等級和要求,構建城市公共交通線網總體框架。
2.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方案分析。
已有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的,按照規劃結論分析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和建設對城市公共交通客流的影響,提出城市公共汽電車以及其他城市公共交通方式的配套銜接方案,并對未來城市軌道交通發展提出建議。沒有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的,可分析研究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發展的必要性并提出相關建議。
3.城市快速公共汽車交通線網規劃。
已有城市快速公共汽車交通線網規劃的,簡述規劃結論,分析其影響和要求,并提出改進建議。沒有城市快速公共汽車交通線網規劃的,可根據城市公共交通需求特點分析建設城市快速公共汽車交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有必要并適合發展城市快速公共汽車交通的,應當對城市快速公共汽車交通線網進行規劃。
4.城市公交專用道網絡規劃。
已有城市公交專用道網絡規劃的,簡述規劃結論并分析其影響和要求。沒有城市公交專用道網絡規劃的,分析設置公交專用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如有必要,應當對城市公交專用道網絡進行規劃。
5.城市公共汽電車線網規劃。
根據相關預測結果和技術標準要求,結合城市軌道交通和城市快速公共汽車交通線網規劃情況,在城市公共交通線網總體框架基礎上,開展城市公共汽電車線網規劃,明確城市公共汽電車線網規模、結構層次和功能,并提出近期線網優化調整方案和中遠期發展方向與優化策略。根據公眾出行需求,合理規劃社區公交、通勤班車、旅游專線、學生專線、定制公交等特色公共交通服務線路和網絡,滿足公眾多樣化的出行需要。
6.其他城市公共交通方式線路設計。
根據城市實際情況和公眾出行需要,對城市客運輪渡以及其他城市公共交通方式線路進行設計。
7.城市公共交通線網規劃方案評價與優化。
對城市公共交通線網規劃方案進行評價,主要包括線路長度、線網密度、線網比率、覆蓋率、非直線系數、重復系數、線路客流量、滿載率、出行時間等線網屬性和城市公共交通服務指標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等;根據評價結果對規劃方案進行優化,直至滿足規劃目標。
(六)城市公共交通樞紐、場站布局。
根據城市公共交通發展需求預測、土地利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情況,以及城市公共交通線網規劃方案,研究確定城市公共交通樞紐、停保場(指停車場和保養場)、站點、加油(氣)及充電站等設施的總體布局和用地規模控制標準等。
1.城市公共交通樞紐布局。
根據城市交通樞紐和站場的規劃建設情況,以及城市公共交通線網規劃方案,研究確定城市公共交通樞紐的數量及選址;對城市公共交通樞紐進行分類分級,明確功能定位、設計能力、用地規模和建設要求等內容。
2.城市公共交通停保場布局。
結合城市公共交通發展需求預測、樞紐布局和線路運力配置等情況,確定城市公共交通停車場、保養場的功能、選址、設計能力、用地規模和建設要求等內容。
3.城市公共交通站點布局。
根據城市公共交通線網規劃方案,結合城市公共交通樞紐、停保場布局,提出城市公共交通首末站、停靠站建設及布局要求,明確城市公共交通首末站、停靠站的類型和形式,確定首末站的設計能力、用地規模和建設要求等內容。
4.城市公共交通加油(氣)及充電站布局。
根據城市公共交通線網規劃和樞紐、場站布局,按照推進城市公共交通行業節能減排的要求,結合城市公共交通運力規模、用能結構及發展需求,提出城市公共交通加油站、加氣站、充電站的建設需求及相關建議。